以太幣
一種數字代幣
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代幣稱為以太幣(Ether),代碼為ETH,可在許多加密貨幣的外匯市場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來支付交易手續費和運算服務費的媒介。
以太幣對其他實體貨幣的匯率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變化,例如TheDAO被駭時,對美元的匯率從$21.50跌至$15。
Buterin在2016年4月售出手上持有的四分之一以太幣,引起一些人質疑,而他本人則說這是理財上很合理的分散風險,并引用前比特幣開發員GavinAndresen的話,“這一切都還只是一場實驗,仍有失敗的可能?!?/p>
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市場的圖騰與大盤,它的漲跌直接預示著其他數字貨幣的漲跌。
而我們會經常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比特幣暴漲時其他數字貨幣絕大多數都會選擇暫時性的觀望,看著比特幣表演。等到比特幣沖破一個阻力點時穩定下來后才是其他數字貨幣的表演時間。
原因就在于資金流向,比特幣的大盤市值高達1500億美元,想要拉動比特幣沒有大量的資金涌入簡直是天方夜譚,利好消息確實可以促進一定的上漲,但是沒有交易量的跟隨我們稱之為無量上漲一眨眼的功夫就會跌下來。
而當比特幣拉到一個高度后,獲利資金和大量的比特幣資金才會進入其他數字貨幣盤子,緊接著你就能看到百花齊放,中間這個時間段很短。
比特幣的經融屬性————比特幣為什么值錢
請想一想,黃金是什么?黃金有什么用呢?
黃金一不能吃,二不能喝,如果數量足夠多的話,完全可以用黃金來做鋤頭,做鍋碗盆瓢嘛。
黃金跟鐵在使用上有什么區別嗎?
好像還真沒有,唯一的區別就是黃金數價格貴,農民用不起用黃金做的鋤頭。
黃金的價格貴,是因為黃金的數量很稀少,而且形成了人類的一種價值共識。
所以從古至今,從中國到國外,你拿著黃金可以走遍天下購買任何東西。
這其中有2個點很重要,第一是數量稀少,第二是行成價值共識,缺一不可。
比特幣剛剛好具有了這2個特點,數量很稀少,比黃金還稀少,全球只有2100萬個。行成了價值共識,你拿著比特幣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換成當地的錢或者直接購買東西。在國外,拿著比特幣絕對比你拿著人民幣有用。
現在出現這種比特幣升,以太幣和萊特幣沒有升的情況是因為資金不足的情況,沒有新資金流入,這種情況在幣市中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熟悉小姨太以太經典ETC的話,你會發現當大市升的時候ETC大多數是跌的,當大市跌的時候ETC太多數是逆市上升的。所以ETC這只幣的資金流動還是有規律的,同時也被網友們經常調侃的。
現在幣市這種資金不足的情況有經驗的老手會在做波段,在升升跌跌之間壯大自己的資金池,當然如果你是幣圈小白,一直拿著幣等牛市就行了。
在幣圈中浸泡一段日子的人應該都看到整體幣市的價值縮水多少美金或者暴增多少美金的新聞了,目前數字貨幣的市值有1500億美金左右,看起來好多的樣子,不過比起其他投資產品或延伸品來說還是很少的,所以會有這樣有的幣先升,有的幣后升的現象。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lcatv.com/shtz/12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