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是古玩市場中比較常見的一大塊,對于剛入門的人來說可以先拿古錢幣練練手。因為多數古錢幣的價值不算太高,而且錢幣易于鑒別,就算吃虧上當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不過收藏界也有價值連城的古錢幣,曾在拍賣會上拍出過百萬的價格。這次就為大家介紹下最具有收藏價值的九種古錢幣,當然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這些錢幣,應該大部分都是假的,它們就是因為發行量少,所以才會變的如此珍貴。
一、咸豐通寶.大清壹百萬
1840年,清朝咸豐年間所鑄,也是咸豐錢中最為珍貴的。為目前已知存世孤品,在中國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中拍出196萬人民幣的高價。
二、秦銀質半兩大錢
鑄造于戰國時期,這是放大了的文景四銖半兩錢,是枚十分精致周正的大型“權錢”。在保利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207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三、金代.天眷通寶
1120年,“天眷”是金熙宗的年號,這位只當了三年的皇帝,所鑄的天眷通寶倒是稀罕之至。錢存世極罕,早年出土于河南,原為泉界名家所藏,一直密不示人,惟散出一紙拓本為近譜所錄用,天眷系列套錢,無論是那一種,均被隸定為古錢幣綱要大珍,是錢為所見泉譜中之唯一實物,極美品,難得在2013年的拍賣會上以214.5萬人民幣拍賣成功。
四、咸豐元寶.寶泉當五百萬
這是雕母,也稱祖錢,是翻砂鑄錢中使用的模具,并不參與流通,這種鑄造方法自宋代開始,延續近千年。在2013年拍賣會上成交價218.5萬人民幣。
五、寶源局造.鎮庫
清代的鎮庫錢,是錢局在鑄錢之前,為壓服邪惡,祈求吉祥而鑄造的大型超重錢,也是非流通錢幣,會被后朝收入造錢譜的。在2013年春季拍賣會中以253萬人民幣成交。
六、大清寶福一百銅幣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鑄造,這枚試鑄樣錢被稱為清錢之罕珍。其錢文為寶福局特有的山谷體,秀美絕倫。錢幣個大體厚,鑄制精整,銅色熟舊,整體包漿呈油潤之感,銹色自然,屬于官鑄未流通錢。錢幣屬于《中國歷代五金貨幣》之一,非常稀少和珍貴,在澳門2013年以322萬港幣高價成交,約人民幣272萬元。
七、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
鑄造于戰國時期的趙國,重15.5克,鑄造精美,僅有極小微修,極美品。2010年以352.8萬元人民幣落錘,刷新了當時中國古錢拍賣新記錄。
八、遼代平錢
遼代年號錢和非年號錢一套共計27枚,構成了完整的遼代年號平錢全家福。目前公、私藏家很難集全這些珍稀遼錢,在2010年拍賣會上成功拍得425.6萬人民幣。
九、鎮庫.祺祥重寶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病逝熱河,載垣等八大臣受遺詔輔政,改元“祺祥”鑄祺祥通寶、祺祥重寶。滿文紀局。通寶為小平,重寶為當十。
不久發生政變載垣、肅順、端華三大臣被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為“同治”?!办飨椤蹦晏枮闀r一個月即改為“同治”,所以祺祥錢的鑄期不足一個月,因此量少極稀。
“祺祥”年號僅僅過了一個月,就改為“同治”,所以祺祥錢極其稀少。在2013年拍賣會上,最終成交價575萬港幣,約人民幣485萬。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lcatv.com/kg/12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