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特幣持續大跌,多家平臺顯示,截至目前,逼近3800美元關口,刷新2017年9月以來新低,從高點下跌約80%。此次比特幣大跌的起因眾說紛紜,但是我認為歸根到底它一直是一個包裝華麗的騙局,是騙局就早晚會破。此次比特幣橫盤幾個月,觸發的是比特幣現金的“硬分叉”。此次“硬分叉”,實際上凸顯了之前所謂比特幣總量有限的說法是不靠譜的,因此引發了比特幣價格的大跌。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美國加強了對虛擬貨幣的監管,這也是另外一個引發比特幣下跌的主要原因。另外,區塊鏈概念熱潮今年開始消退。很多人也開始意識到,區塊鏈應用到實際場景中還面臨諸多困難,這或許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同時,我認為,區塊鏈作為數據庫而言,在更新過程中其實是在浪費資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比特幣的價格只是暴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還是“破而不滅”。我預計比特幣的價格仍會繼續出現所謂“進兩步退三步”的反彈,吸引其他的人繼續接盤,比特幣“割韭菜”的行為也會延續,因為掌控比特幣的市場“大鱷”們不會讓其就此破滅。
比特幣最近幾天的量都增加了不少,不過又隨之下跌,表明這次的資金只是抄底,并非建倉的,K線圖上暫時沒有明顯形成支撐的走勢。
這波比特幣下跌跌破了不少舊礦機的關機價,隨后網上一堆小視頻和段子出現,買橘子送礦機、礦機按斤計算等,這都表明礦機要來一次更新換代了,財富從新分配。
沒資本買新礦機的就要淘汰,幣圈里面馬太效應加快,現在最新的s15礦機關機價是17000人民幣,距離現在幣價還有一段價位,所以比特幣暫時都不會崩盤。
比特幣的存在,本身具有一定的歷史性意義,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底層應用,或者是對傳統技術的一種顛覆性的改革。不過,即使其多有價值,如何構成顛覆性的影響,終究還是離不開一個核心價值,但比特幣本身卻沒有一套標準的估值與價值判斷體系,與股票投資不同,比特幣因其體量不大,更容易受到資金的影響,而部分群體的大額拋售,往往也會影響到整個比特幣市場的正常運行秩序。不過,區塊鏈技術目前仍處于不斷探索與開發過程,尚且未能夠普及商業應用,而作為底層應用的比特幣,如今卻遭到了市場的大幅炒作,確實存在著不少的泡沫。然而,對于比特幣的價格,往往容易受到部分特定投資者的影響,而它們往往占據一定的市場話語權,當集中拋售壓力快速釋放之際,比特幣的泡沫也就瞬間破裂。
應該說,目前為止來看,比特幣的確是存在一定的可取之處的。而且如果區塊鏈為基礎的虛擬貨幣得到人們的認可,比特幣將會成為虛擬貨幣中最大的贏家,類似于貴金屬中的黃金。而名目繁的各種虛擬貨幣大多數會成為爛銅廢鐵。鑒于在某些具有匿名需求的交易場景,以及部分國家(如委內瑞拉等國)濫發貨幣導致法定貨幣失效的情況下,比特幣是較好的解決方案。比特幣有機會像最初設想的那樣成為被普遍接受的虛擬貨幣,“價值歸零”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此,作為投資品,比特幣的價格已經崩盤了。但是作為虛擬貨幣,在經歷一系列的價格調整滯后,比特幣有可能最終會維持在一個較為合理的價值區間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至于說目前的價格是否已經處于合理區間,還有待觀察,依然存在泡沫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普通人不建議在這個時候進場投資,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說實話,比特幣大規模的跌漲在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次。
2010年9月14日只10月8日,比特幣從0.17刀跌至0.01刀,跌幅為94%
2011年6月,比特幣價格30美元,但到當年的11月又回落至2.50美元以下,從高位下跌了超過92%。
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沒有成熟的金融保護制度,跟炒股不一樣,如果有人有足夠的錢進行砸盤,真的能夠砸得很低。而且在國內不允許交易所交易,沒有成熟的法律保護,對于散戶來說,這是相當危險的。
比特幣本身是一項新生的事物,對于區塊鏈來說,這是很好的推廣手段。但是正是因為它是很好的推廣手段,所以很多人就在炒作,價格虛高。
說實話,比特幣是好東西,但是價格比價值高太多了。如果你說是幾塊錢幾十塊錢一個,大家可以買來玩一玩,多點了解區塊鏈,這樣的話比特幣可能會更加理性。
比特幣不是區塊鏈,只不過是區塊鏈的應用之一。什么時候比特幣的泡沫沒了,區塊鏈的技術會更加成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lcatv.com/kg/12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