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蓖?,養豬賺不賺錢也只有自己門清。任何行業有虧本的、有發跡的!大家認同嗎?
就拿去年養豬業來說,假如自繁自養,又趕上懂養殖、會管理又善行把握生豬行情,那家伙!想不賺錢都難。
反過來說,無論是自繁自養、外購仔豬或二次育肥,假如碰上小非,收益基本無望,可能會苦不堪言。
原料上漲,養豬還賺錢嗎?
這需要我們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1.養殖內功練的好:生豬養殖上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想想看,各種飼料原料我們采購的適宜、性價比高,而且豬群品種好、保健管理到位、賣豬時又正好趕在點上(高價階段),那養豬會不賺錢嗎?
2.養殖三心二意:接一些人的話說,時下不少人有些浮躁,這山望著那山高。養殖上三心二意,一會養這一會養那,毫無計劃性,更談不上專業專一,盲目跟風。
再者,有的豬是沒少養,但沒有太多付出與監管?;旧鲜谴蠛热?、小喝天天有,或是沉迷于牌桌。凡此種種,養豬賺錢能多嗎?
3.養殖內功到位,但遇外力沖擊:日常養殖中,有的是其它地方都沒毛病,就是遇上豬病、豬場限時拆遷等外因,那收益要么大打折扣、要么全軍覆沒。
要想養豬多收益:
1.豬場基建做的好。豬群住的地方環境適宜,設施配套齊全,那舍內空氣質量相對就更好,豬群則吃嗎嗎香。反之像人們常說的整個豬群豬只跟吃鐵似的,干吃料就是長勢不理想。
2.挑好品種,保障豬群吃的好、吃得營養。俗話說好種一半谷,生豬養殖好品種是首選,其次是全力以赴保障其吃好喝好。諸如飼料原料適時適量優質采購、原料合理粉碎、適宜飼喂及保障飲水安全、衛生等。
3.保健管理到位、多付出。養豬不生毛病、多收益,關鍵在于提前做好保健。而且平時多觀察、多付出,該防暑降溫時降溫,該防寒保暖時保暖,該打掃圈舍衛生時做好衛生清理。
4.適時出欄。養豬端流傳有一句話,養的好不如賣的好,這話咋一聽不無道理。但是假如我們不但養的好,而且還會把握出欄時機,那結果又會怎么樣呢?
目前豆粕價錢確實是歷史高位,由于豆粕等飼料主要原料的上漲,帶動了飼料價格的直線上漲,但養豬是否能夠掙錢,并非完全決定于飼料價格,而是受到一個綜合因素的影響。
一是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養豬為社會提供的是產品,只要是產品就一定受供求關系影響。產品供不應求,就會有市場,就一定能盈利賺錢。產品過剩,沒有市場,無法銷售,就會虧錢,這個道理我想是一定的。
二是受養殖者的飼養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為現代養豬業絕非是一個單純的養豬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涉及的事項絕非單純一個飼料的問題。從豬場的規劃、選址、建設、引種、飼養管理到銷售都需要科學設計,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合理或者存在紕漏,都會影響到養豬的經濟效益。
三是飼料只是核算養豬業整體效益的一個成本因素,飼料的上漲,不可避免的導致豬價的上漲,因為任何一個養豬業者都不可能做賠本買賣。最終豬價的上漲只可能造成終端消費市場受到抑制,豬肉的消費量減少,導致養豬業戶特別是中小養豬業戶逐步退出市場。
因此,飼料的上漲,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而是誰賺錢的問題。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lcatv.com/article/123109.html